印刷标准化的目的之一是对印刷生产的各个环节建立模式化裁员,简化复杂的工作流程;之二是将标准作为传达印刷品相关信息的手段,方便沟通;之三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保证印品质量。印刷标准化涉及层面很广,涵盖了印刷生产流程的方方面面,包括印前数据交换格式的标准化、印刷耗材的标准化、印刷过程的标准化和印刷环境的标准化等。其中印刷耗材的标准化直接影响印品的质量和稳定性,是企业实行标准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。
印刷耗材有很多厂商信息,其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有印版、纸张、油墨、润版液、橡皮布和包衬。值得一提的是,印版、纸张、油墨和橡皮布的品牌和型号一旦确定,在以后的生产中便不能随意更换;而包衬和润版液只要能符合印刷要求的性能即可,可以根据需要调换。1.印版不同印版的网点再现性不同。网点再现性主要体现为网点的还原程度,而网点的还原程度要从网点变形和网点增大两方面衡量。网点增大曲线是反映印刷阶调层次的依据。网点增大多少才是合适的呢?这是企业首先要面临的第一个标准。这个标准的制定直接决定印刷品的色彩表现检测系统及仪器,印刷企业可参考国际标准ISO12647,也可借鉴Fogra、GATF、GRACoL、SWOP、DIN和JapanColor,根据自身的印刷条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印刷标准。一旦网点增大曲线的标准制定了,便不能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随意更改,因为更换标准是非常危险的喷绘机,将会导致印品的色彩表现不稳定。